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冯波声
浙江在线7月12日讯(记者 方卫英 王春红)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浙江国资国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征程有新作为,未来5年,浙江国资国企将如何化初心使命为推动改革发展动力,筑牢国有经济“压舱石”?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如何赓续红色血脉,以昂扬之姿推进浙江国资国企事业开新局谱新篇?浙江在线独家专访了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波声。
记者:“十三五”期间,浙江国资国企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尤其在去年,浙江国企一边抗疫情、一边稳经营,给社会各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您如何评价“十三五”期间浙江国企的整体表现?
冯波声: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省国资国企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亮点:
一是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国有企业(包括金融、文化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0.2万亿元、净资产5.5万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利润总额1536亿元。其中,省国资委监管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6万亿元、净资产6075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万亿元、利润总额446亿元。全省21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超千亿,8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物产中大集团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巨化、能源、交通、海港等省属企业以及杭氧、杭州城投等市属企业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二是国资国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深度参与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实施,累计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积极保障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顺利举办,在脱贫攻坚、节能减排、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承担全省约80%天然气供应、约7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任务、70%以上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50%以上地面公共交通和35%左右电力供应。“十三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年均缴纳税金超过500亿元,省属企业累计上缴国资收益119亿元。
三是国资布局结构加速优化调整。国有企业90%以上投资投向基础设施保障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资产总额实现翻番。全省国资国企重组整合企业500余户,组建医疗健康、石油、军工等产业集团,推进化工、旅游、农粮、影视、融媒、城建、交通、水务等重点产业整合工作。共清理“僵尸企业”超过230户,盘活资产超过100亿元。
四是国有企业改革涌现“浙江模式”。以省海港集团为主平台的全省“五港合一”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关停等成为全国重大改革典范,省级综合交通平台资源整合效应显著。国资运营“浙江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全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综合移交率达100%。全面完成全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实现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全覆盖,集团本级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五个一”人才工程和“三个一批”青年人才工程,积极探索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机制。
记者: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向纵深推进,“十三五”期间浙江国企改革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接下来在国企改革、重组整合上我们将在哪些重点领域推进?
冯波声:“十三五”期间,我省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市场化方向,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克难攻坚,大力深化国企改革,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主要取得以下五个方面显著进展和成效:
一是国企改革方案深入实施。2018年制定《浙江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重点在全省国资国企统一构建“四个体系”、开展“六大攻坚”。2020年制定《浙江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着力谋划27项改革试点探索,打造14个重大改革载体,落实12项浙江特色改革任务,制定修订20项改革配套政策制度,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杭州入选全国第二批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联合中国国新设立区域综改基金。
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把混改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全省5户国家混改试点、9户员工持股试点全部完成,7户“双百行动”企业、3户“科改示范行动”企业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目前省属企业混改率达77%。物产中大、建设2家省属企业整体上市,浙江国资ETF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近五年累计超过1000户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9家,目前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57家,其中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提升18个百分点,达到65%。
三是公司治理机制不断优化。把完善治理作为市场化改革重要内容,完成全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加强省属企业总部机构建设。加大力度推行全省国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成省属企业监事会体制机制改革,成立4个监事工作小组有序运行。
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出台改革省属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修订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核定办法,规范实施省属企业年金制度,探索建立完善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制定全省国企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构建省属企业新型考核分配体系改革试点,更好地发挥业绩考核导向作用。
五是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推进全省国企办社会职能剥离,涉及全省8万多住户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完成。重点开展省属企业重大涉诉案件、不动产确权、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应收账款催收等集中攻坚,进一步促进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十四五”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紧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目标,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努力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效。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持续深化混改,充分激发活力。规范有序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深化混改行动,继续集中推介一批全省混改项目,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浙江改革经验。以竞争类、创投类、高新技术企业等为重点,稳妥开展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用好股权期权分红及跟投等政策工具,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选人用人和薪酬激励机制制度。积极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推动企业主体更具活力。
二是持续完善治理,着力健全体制。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选取符合条件企业探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选聘专职外部董事制度,增强“外派内设”监事会效能,使公司治理更加完善。在国资监管体制方面,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动态调整监管权力责任清单,深入开展分类授权放权,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改革,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市场化监管和专业化监管。
三是持续优化布局,实现有序进退。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和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强化出资人战略引导,评估产业板块分布,确定资本进退策略,研究梳理各级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的正面和负面清单。以行业头部企业上市公司为主平台,加快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围绕物流、环保、金融、科创服务、要素市场等领域,加大系统内企业重组整合力度,打造一批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同时,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退出。
记者:省国资委在完善国资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请问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的“十四五”规划也是首次覆盖全省各级国有企业,下一步将如何深化国资监管工作?
冯波声:“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国资监管工作,着力转职能、强监管、增服务,监管服务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应该说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职能转变成效明显。出台全面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梳理全省国资系统办事事项127项,其中省级53项,全部公布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最多跑一次”实现率100%。出台省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取消、下放、授权监管事项20项。坚持寓服务于监管中,深化“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和驻企服务员工作,深入企业和市县基层,帮助协调解决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实际问题。
二是授权经营体制不断优化。提请省政府出台全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改组成立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并在能源、交通两家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组建全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联盟。
三是国资监管方式得到改进。在明确企业功能定位基础上,探索推进分类监管,实施“一企一策”分类考核。坚持依法监管,全面修订公司章程,促进国资监管制度、公司章程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机衔接,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体现出资人意志。着眼全省国资“一盘棋”,着力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推动全省国资监管基本制度等“四统一”,全省11市本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95%以上。
四是风险管控有效强化。针对经营风险多发易发领域,组织开展省属企业债务、金融业务、PPP业务等风险排查,并就企业债务风险、资金信用、资金存放、基金投资等出台多项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综合监督追责体系,相继制定省国资委约谈工作规定和省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问题线索移送办理工作规则、加强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意见,着力强化监督追责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战略导向,大力实施监管提升工程,不断深化国资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国资监管履职整体水平。重点抓好“四个深化”: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完善“一类一策”监管方式,围绕产业分布、发展阶段、行业排位、市场环境等关键因素,评估产业板块分布,确定资本进退策略,划分监管序列类别。结合股权结构,上市、非上市等组织形态,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等情况,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业绩考核、薪酬管理、法人治理结构、领导班子管理、党的建设等方面政策。关注战略实施、风险管控、业绩考核、创新激励等方面政策实施成效,建立国资监管政策体系动态调控机制。
二是深化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出资人权责边界,加强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运用,强化以股东身份和市场化方式监管运营国有资本。动态调整国资监管权力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深入开展分类授权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审批事项。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研究出台对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资产处置及股权管理通道费用、不良资产计价规则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服务能力,强化规划引领、资源导入、业务协同和平台交流。
三是深化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持续深化与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性、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差异化分类考核。对标世界一流,强化目标管理,建立规划、预算、考核分配协同联动机制和目标分解传导机制。对符合战略规划和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的重大项目,在业绩考核中强化正向激励,对培育期较长的先导性产业经批准给予一定的经营亏损考核豁免期。对承担全省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视影响程度给予统筹考虑。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研发投入,提高视同利润比例。
四是深化完善国资监管大格局。建立全省“一盘棋”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形成覆盖全省国企的归口管理工作格局。全面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全省各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加强对市县国资国企工作的指导监督。进一步落实纪检监察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法人治理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体系。
记者:这次省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数字强创新强改革”,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等方面,接下来具体会有哪些方面的举措?
冯波声:全省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中,我们非常重视数字化改革这项工作,明确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口,进一步推进国资监管方式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打造智慧国资、智慧国企,真正形成智能互联、创新迭代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监管新体系。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加快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构建“1+N”数字化智治系统,高水准建设全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研判评价和风险预警,打造智慧型“监管大脑”。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对国企运行情况实时监测预警,聚焦防范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等,及时做好重要数据收集与研判,对“三重一大”决策运行监管、大额资金动态监管、国有资产监督追责、财务、产权、投资、党建等国资监管重点业务提供应用支持。
二是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全面规划明确省属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确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重点实施产业数字化标杆工程、数字产业化培育工程、数字化管控提升工程这“三大重点工程”,到2025年打造至少20个行业领域内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数字化项目,10个示范性强、发展潜力好的数字产业化项目和20个典型数字化管控提升项目。同时,推进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国企科技创新服务数字化平台、供应链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建设”。
三是加快打造四类数字化标杆企业。打造基建保障类标杆企业,培育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建筑、智慧城市运营等新业态。打造能源类标杆企业,加快建设推广智慧电网、智能电厂、智慧管网。打造制造类标杆企业,加快形成“未来工厂”引领、智能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打造服务类标杆企业,推进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广电、智慧旅游、智慧安防等领域建设。
在创新驱动方面,我们将坚持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努力实现新突破。新增50个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10个左右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推出一批填补产业空白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自主产品或服务,形成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谋划布局一批“国之重器”“省之重器”,实施一批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重点项目,加速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研究企业创新投入资本化方式,探索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设立省级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是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落地一批省级实验室,支持国有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装置、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三是完善创新引导推进机制。健全科技创新考核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省国有企业重点研发项目库,深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组建全省国有企业创新联盟。
记者:国企党建工作具有极度重要性,今年刚好是建党一百周年,省国资委将如何抓好国企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浙江国资国企更高质量发展?
冯波声:近年来,我省国资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大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助力“两手硬、两战赢”,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国企拥有基层党组织1.5万个、党员21.7万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完备,党员队伍纯洁巩固。
一是有效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建立完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议题制度。梳理形成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调研国资国企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摘编,组织23家省属企业梳理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企深入实践的溯源成果材料。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行省属企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
二是有效打造地方国企党建标杆。选取10家省属企业分别开展党委领导作用发挥、法人治理、强党建促发展等“十大样本”建设,深化推广国企党建“十大样本”经验成果。出台“浙江国企党建工作30条”“浙江国企人才新政20条”,开展国企党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双融”工程,推动实现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着力打造地方国企党建工作浙江标杆。
三是有效完善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机制。推动省属企业集团本级和二三级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全部进入公司章程,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省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试行)》,省属企业集团本级和二三级企业结合实际完成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修订。推行省属企业以及所属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党员总经理兼任党委副书记。
四是有效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每年召开国资国企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制定出台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每季度听取和研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出台全省国企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省属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省属企业党建考评办法,狠抓“四责协同”、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建立健全每年开展委领导带队现场检查、省属企业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党建巡查监督员随机抽查综合考评机制,推动党建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五是有效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实施全省清廉国企建设“八大行动”,扎实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省属企业提级、交叉巡察,开展廉洁风险大排查行动,加强国有企业警示教育,培育清廉国企标杆点,开展全省国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省属企业党风廉政季度清单报送制度。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国资国企坚决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彰显“红船味、浙江味、国资国企味”。
一是抓上下联动,让学习教育“热”起来。全面落实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六个进一步”和全省党史学习教育“九学九新”要求。全省各级国资国企成立以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搭建起全员参与、分类指导的全面领导机制,全方位多形式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二是抓学习培训,让学习教育“深”起来。组织全员广泛学,聚焦重点专题学,开展培训强化学,全省国资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2457次,省国资委举办3期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1200余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省属企业3400余名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完成网上专题培训。
三是抓系列活动,让学习教育“活”起来。全省各级国企领导人员、新时代青年宣讲团成员开展理论宣讲5702场次,省属企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赴基层一线讲授专题党课2166人次。《浙江国资》简报编发党史教育信息51篇,“浙江国资”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史百年、国资印记”专栏,浙江在线集成推出“百年风华、征途同行——浙江国资国企共赴‘十四五’新征程”专题,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国资国企党史学习教育850条次。
四是抓专题实践,让学习教育“实”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基层痛点堵点问题,省属二级以上企业领导人员领衔破解群众、企业、基层难题4257个。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最好效果推动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与党史学习教育一并落实。全省国资国企21万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到社区亮身份、送服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点亮微心愿”活动。省国资委下拨672万元党费开展“七一”走访慰问,企业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建立基层联系点。
五是抓督导指导,让学习教育“严”起来。全方位从严督导,省市两级国资委、省属企业共成立117个巡回指导组。全领域深入督导,各级巡回指导组主动沉到基层一线,深入工地车间、山区水库、偏远海岛等“边、小、散”单位开展现场指导,切实解决群众、基层反映集中的问题。全过程精细督导,注重从细节入手,精准开展分类指导,防止出现各种形式主义。
下一步,我们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奋力推进浙江国资国企事业开新局谱新篇。着力在国资国企党的建设、改革发展中突出“六个进一步”。即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忠实践行“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接续投身复兴伟业;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斗志;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扎实开展“三为”活动;进一步总结规律经验,不断开创崭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努力守好红色根脉,为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大国资国企力量。
对于“十四五”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以深入推进“浙江国企党建30条”和清廉国企建设“八大行动”等为主抓手,大力加强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深化国企党建提质增效,在努力交出国企党建高分报表上下真功见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议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机制,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领企业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结合打造“三服务”2.0版,扎实开展“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建好用好新时代国有企业“8090”青年理论宣讲队伍。
二是大力强化党建引领发展。认真实施《省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试行)》,认真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规定,厘清“三会一层”权责边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确保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深入实施“双融”工程,坚持把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各环节,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全面实现国企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迭代升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三是大力夯实党的基层基础。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推进国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党建工作综合考评制度,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找准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联系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凝聚力工程,全面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质量水平。推进党建工作整体智治,完善党建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实现党建数字赋能。
四是大力打造党建金名片。深化推广国企党建“十大样本”建设成果,推动党建样本建设经验扩面提质。深入实施“浙江国企党建30条”,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推进“智慧党建”“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等党建品牌建设,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班子成员“攻关项目”、基层党支部“创新项目”,着力打造政治强、管理好、效益优、特色明的企业品牌党支部。探索建立省内外区域党建联盟,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五是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实施“八大行动”为主抓手,全面提升清廉国企建设水平。认真实施省属企业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进一步推动企业“四责协同”机制高效发力、一体落实。坚持抓好“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重要人员特别是二、三级企业领导人员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省属企业提级巡察、交叉巡察等,进一步形成监督合力、提升震慑效应。
记者: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浙江国资国企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具体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冯波声:一直以来,浙江国资国企通过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许多周期长、风险大、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都是国有企业扛起来的。近年来,省国资委组织省属企业结对四川100个贫困村,帮助省内85个薄弱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3亿元。
我省这次被中央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中央对浙江的信任和厚望,令人十分振奋。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国资国企功能定位,勇扛使命、勇闯新路,勇当创富带富帮富先锋,着力发展好企业、发挥好功能、履行好责任,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强化国有资本推动共同富裕战略功能。下一步,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发力:
一是聚焦国有经济提质增效,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八大重点工程,确保全省国企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年均增幅不低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全省国企新增1-2家世界500强、4家中国500强、4-5家市值超千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5家左右资产或营收千亿级企业。
二是聚焦主业实业做强做优,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传统行业国企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重点产业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十四五”时期省属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总额不低于300亿元,重点制造类企业研发投入强度3.6%以上。
三是聚焦基础设施扩面提速,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统筹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十四五”时期全省国企实施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能源、市政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8个,涉及投资额约1万亿元。其中,省属企业新建高速公路524公里、铁路1100公里,建成省级天然气管网3015公里、电力装机容量5300万千瓦、综合供能服务站500座。
四是聚焦民生保障优质优化,促进国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提升国有企业对民生事业的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民生服务供给,进一步推动能源、交通等公共服务降成本、降负担、提品质、提服务,通过国有股权划转社保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慈善捐赠、对口帮扶等,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全省国企将实施民生保障、教育等领域项目23个,投资额近900亿元。
五是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国资横向资源整合、纵向合作联动,有效发挥省属企业整体优势和全省国资协同效应,加强引导省属企业在山区26县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通过产业帮扶、项目帮扶、就业帮扶、资金帮扶等手段,帮助26个县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快消薄和发展壮大县域及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