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浙江省国资委编辑的《浙江国资信息》简报2021第77期以《聚焦“三力”深化“三为”浙大控股集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题,详细报道了浙大控股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原文如下:
聚焦“三力”深化“三为”
浙大控股集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开展以来,浙大控股集团党委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围绕企业发展,打基础、攻难关、闯新路,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奋力构建集团“十四五”改革发展新格局。
一、围绕“科创”核心词,聚焦主责强动力。一是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要义,形成高度政治自觉。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六中全会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六讲六做”动员部署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并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专题宣讲。二是围绕“1366”科创发展体系,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攻坚重点项目。调研走访参投科创企业、产业园区、合作机构等;牵头推进深入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项目落地实施;一把手亲自抓先进技术产业重点项目的产业化合作。三是围绕企业党组织策划特色项目,以工作实效践行双融共促。建设完善“数字化科创服务平台”,启动“中国蓝血独角兽扶持计划”,与浙江大学研工部、创新创业学院等深化“双创”产教学研实践合作,以“一园、一院、一楼、一基金”模式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并实现落地;深入落实知识产权数字化、资本化和证券化,精准匹配专利 382 项,促成省内高校成果向园区企业转移转化 10项。
二、围绕“协同”大共识,聚焦赋能凝合力。一是坚持“走出去”,积极拓展“朋友圈”。基于“1+4+1”科技成果转化生态链,集团与浙江大学多个院系、研发中心达成紧密战略合作;立足省属国企责任担当,集团携手省二轻集团、省机电集团、杭实集团等,多种模式开启合作共赢;立足更精准服务地方经济,集团与省内多地政府建立合作,并将触角伸及省外,与顺丰、北京演绎等知名企业强强联合。二是坚持多板块联动,协同实现整体提质。科创板块深化投资基金体系建设,新增设立并管理5只科创基金,重点投向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专精特新”类项目。参投项目中,1家企业获科创板过会,2个项目申报IPO,11家企业入选杭州独角兽与准独角兽企业榜单,1家企业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坚持“持业+”共享,践行社会责任。浙大规划院持续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大数据与空间创新实验室”开发搭建“共同富裕实施态势感知平台”。浙大文创积极对接科技成果IP化转化,参与指导的“文物方舟”一科技赋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金奖、并获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肯定。
三、围绕“人本”新思想,聚焦民意筑内力。一是聚民心,提效能。集团党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总部机构建设及二级企业班子换届,选优配强各级干部,整体提升人才队伍层级,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成效,营造锐意进取的干事创业氛围。二是筑同心,强合力。集团党委深化实施“事业之友”制度,全体党员(210名)与210名群众结对,实现“事业之友”全覆盖并形成长效机制。重视青年思想建设,选拔8090青年理论宣讲员,举办“何以新之”青年读书会。多措并举广开言路,开展“书记面对面”交流座谈。落实集团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每位成员分别列席至少 1 个基层支部的会议并指导工作。三是暖人心,干实事。各企业推出系列举措,解决员工急难愁盼事。浙大科技园推动浙大e-WORKS创业实验室升级,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浙大创新院牵头打造“启真毓秀大讲堂”,10月入选为杭州市科技局“创新创业大讲堂”执行机构。浙大规划院推出系列活动,通过观点输入、以评促训、实地考察等形式,为青年员工提供业务成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