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浙江大学规划院规划设计的南苑街道河畔新村成功入选杭州市2020年度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十大最佳案例,并获《人民日报》官媒点名,阅读量达16.7万。
河畔新村的改造项目成为了临平区“靓城行动”的重要环节,以打造宜居品质的“未来社区”为目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外立面到楼道,从景观到公共服务,系统地对小区进行综合性改造。8栋住宅楼前,32部加装电梯高耸入云,花园共享客厅别具一格,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具的风雨连廊、住宅屋顶“平”改“坡”、污水管网零直排、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通过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南苑街道河畔新村焕发出新活力,“老破小”摇身变成“高大上”。
鸟瞰图
本项目位于余杭南苑街道河畔新村,项目区位极佳。但由于小区内南北向八幢住宅楼及配套用房始建于 1997 年,年代久远,建筑风格老旧,出现了建筑外立面杂乱、雨污排放不畅、交通无组织引导、占用有限公共空间、入口空间低效利用、绿化单一等问题,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较大的差距。本项目着力推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服务功能、小区特色、基层治理大提升,将老旧小区试点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实现“和盼”的理想生活。
对症下药,灵活加梯
在河畔新村,60岁及以上老人住户有198户,走楼梯“上下两难”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实现改善小区外观的前提下加装电梯,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设计也是在创新中不断寻找突破,在利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主通道外扩加装,既提升了颜值,又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理念植入,幸福升级
本设计也是深知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秉着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完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思想,植入部分未来社区的建设场景。基本解决建筑立面提升、启用邻里中心、打造适老化景观、植入智能化系统、改善商业运营场景五个方面。
对标规范,打造拆改样板
对标《余杭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余杭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操作指南》、《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2016 年修编)》等相关政策,整体研究河畔新村旧改的民生短板,推动改造设施和完善服务相结合、高质量推动老小区精彩蝶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南苑街道河畔新村项目充分展示了浙江大学规划院在勘察设计行业、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展示了多专业协作、创新务实作风之精英设计团队的风采。它不仅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更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