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也能存银行?日前,宁波鄞州“水域银行”完成首单交易。鄞州区中河街道办事处向区城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购买水域指标967平方米,交易总金额267.4681万元。这标志着鄞州区探索创新的“水域指标化管理”机制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这次水域指标的交易为建设单位解了燃眉之急。如果按照以往‘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原则,我们这个项目必须在附近开挖等效的水域面积进行补偿,而后才能申请占用,这将极大程度影响后续工程的推进。”中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水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鄞州区创新推出“水域指标化管理”机制,将新增水域储备“存入”虚拟的“水域银行”,形成水域储备。后续开发建设项目若需占用现有水域,则需向“银行”申请购买相应指标进行补偿,确保全区水域总量稳定。
为破解传统水域补偿存在的周期长、碎片化等难题,鄞州区搭建起“水域占补指标化管理平台”,出台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新增水域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指标。鄞州区明确由城市水务集团负责全区新增水域指标的收储与交易。
今年6月,鄞州将1.98万平方米新增水域指标作为资产注入城市水务集团,为水利项目建设开辟了融资通道。“过去补偿常是‘东拼西凑’,不利于提升整体水面率和河道行洪能力。”鄞州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指标化管理确保全区水面率不降、行洪能力不减,同时优化涉水营商环境,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金融赋能,盘活“沉睡”水资源:一方面,鄞州水利部门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项目+区域收益”模式,盘活水资源,打通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渠道;另一方面,融资所得有力支撑了承担水利建设的国企实施新增水域工程,助力国企做强做优,更好地服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