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滚动新闻 正文

西特里维:“洋劳模”老西的中国“氟缘”

发布时间: 2020-07-08 06:20:18 来源: 浙江在线

  九十年代初,巨化决定“二次创业”,进军氟化工产业。聚四氟乙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化工、机械、航天等领域,在国际上属于前沿科技,国内化工界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彼时,俄罗斯正在经济上推行“休克疗法”,专门从事氟化工开发与应用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也几乎“休克”,“空有一身本领”,却找不到“用武之地”。在两国政府的指导下,巨化与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的合作一拍即合。

  喜获“用武之地”的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最终决定,与衢州巨化共同成立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聚四氟乙烯,研发系列新材料、新产品。时任应用化学科学中心总工程师兼下属设计院院长助理的西特里维从事氟化学工业设计40多年,参加过苏联所有氟化学工厂的设计,受命带着专家小组从圣彼得堡起身飞往中国。三个多月后,项目设计完成,其他俄方人员返回了俄罗斯,并不适应中国南方湿热天气的老西却选择了留下。

  老西全名叫西特里维·德米特里·尼基甫洛维奇,在老西这个总工程师指导下,巨化聚四氟乙烯项目20多年来发展迅速。从3000吨/年PTFE(聚四氟乙烯)发展到了10000吨/年TFE(四氟乙烯),各类氟化工产品和工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转强,完全实现产品替代进口、破除垄断的目标。如今,我国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已达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氟都”正在衢州崛起。

  因为贡献突出,2000年,老西成为浙江首位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的外国公民。2004年,老西当选浙江首位外籍劳模,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他颁奖。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时,再次深情点赞老西等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俄方专家。

  “在巨化、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历经,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高铁、电子商务等方面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初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厂址是一片农田,办公楼是租借来的旧楼房,宾馆房间里要挤8个人,现在有了单人间;曾经杭州到衢州的车程要8个小时,现在只要1个小时就够了……中国是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讲感情、重友谊,我非常喜欢这里。感谢巨化集团这个平台,感谢中国给予我的荣誉。”如今,巨化一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正在老西的指导下迅速成长。

编辑: 谢劼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在巨化、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历经,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在这片热土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高铁、电子商务等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如今,巨化一大批年轻的技术人员正在老西的指导下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