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先生,是浙建的老员工,他把一只搪瓷杯当作宝贝一般保存了一辈子。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搪瓷杯,它是一只“荣誉奖杯”,记录着荣耀,闪耀着初心。
这里头有关于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故事。
这是一只蓝色的,杯沿带黑边的搪瓷杯,是上世纪70年代最常见的款式。
杯壁的一侧是3只天鹅掠过圆日的图案,另一侧刻有“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留念”十个字。
这只搪瓷杯,84岁的申屠陆贤像宝贝一样保存了42年。于他而言,是自己光辉的起点和初心,是年轻时就树立起来如同标杆一般存在的“荣誉奖杯”。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设
共和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
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北京饭店,北京工人体育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共和国成立之初首都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中,都有浙江建筑公司的身影。
1977年3月17日,毛主席纪念堂工地,浙江建筑公司进场。申屠陆贤他们负责的是工程的西南角局部(以南门到西门这一段)墙体施工及墙面装饰。此时,结构工程已基本完工,所剩的主要就是墙体浇筑和内部装修。
“稍慢一点就拖后腿,没有任何退路”,“绝对不能翻工、也不能出次品。”申屠陆贤说,这是他和他的工友们在当时确立的基本原则。
“整个工期所剩不到69天,44人的一建参建队伍,要完成整个外墙四分之一的施工量,困难是明摆着的。”42年以后谈起,申屠陆贤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不分昼夜、不计付出”是他总结出的最大秘诀。
那个时候,还有心底里最荣耀的一种激励,这是毛主席纪念堂呢,我们最敬仰的毛主席啊,能轮到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每个人打心底里感到光荣。
在毛主席纪念堂工地的擂台上,申屠陆贤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誓要和其他队伍比高低,和时间赛跑。
可是在这里,汇聚着全国顶尖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拿什么比试呢?身为浙江队青年突击队队长的他一心扑了进去,反复琢磨着改进工艺。
要比就要挑大舞台
“要比就要挑大舞台。”31岁的申屠陆贤给自己定了这样的格调,这一标准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
那时虽年轻,但他已经率队伍援助几内亚,经验丰富,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专家。除去工期紧、任务重等客观难题,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更大的困难还在于“有劲使不上”。
毛主席纪念堂的工程墙体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墙面用花岗石支模,花岗石的每块规格达到120Í60Í15cm,单重达到三四百公斤。按照指挥部设计的方案,墙体每天只能浇筑一榀混凝土,榀次之间还要留下6至8小时的养护时间。客观上,怎么算时间,都已来不及了,这是当时整个工程的难题。
“干的是大粗活,比的却是绣花功夫”,申屠陆贤看到了机会。在他的带领下,青年突击队热情高涨,大胆设想求证,没多久便把南方圆形水车的固定原理,应用到墙面施工上。
在他的方案中,墙体预扎钢筋时同步埋设角钢支架,再把花岗石板铆钉在支架上,以提高了花岗石整体支模强度。这彻底改变了原先手工砌筑的工艺,大大节约过程准备时间,还实现一次浇捣两榀的目标。一下子把工期缩短为原先的一半,最终提前半个月完工。他的工法第二天就被总指挥部论证通过,并在全项目现场推广应用,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申屠陆贤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他又注意到,大质量的花岗石板在搬运中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尤其是对成品的保护上。
“花岗石板都是采自全国各地的稀货,磕磕碰碰破了棱角,石板间的缝隙就会不均匀不好看,毛主席纪念堂就不完美了。”想到这些,他有莫名的紧迫感。
于是,他大胆提出:先在石板的上部和背后打洞,以解决搬运吊装后撤绳子时造成石材破损的难题。然后又在外架内排增设一排钢管,引进手葫芦进行吊装,有效提高了吊装稳定性,化解了人力不足的难题。
待到墙体完工后,申屠陆贤带领青年突击队员们,同北京施工队一起帮忙做了粉刷,整个粉刷活不到三天就全部做好了。
“在工地上,浙江队伍的名气‘木牢牢’好,大家都树大拇指”。对这样的赞誉,申屠陆贤是乐享的。
在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大会上,申屠陆贤被评为先进个人。这份荣誉既是个人的,也是浙建集体的。
我就是一块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砖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建设者就是演奏者、编曲人。与千百万建设者一样,申屠陆贤出身农村,为生计,12岁拜师学艺,做起了泥瓦匠。
此后,在浙建的大家庭里,他走南闯北近50年,但见证了时代变迁、国家发展,他说自己是一块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砖,虽然艰辛,却倍感自豪。
“建筑是露天的产品,要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大雨停停,小雨淋淋……”在筑梦路上,申屠陆贤用他当年的口号,给新一代的浙建人寄语未来。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红色基因在浙建代代相传,而感人的故事,就如同那只搪瓷杯一样,化身为一种内在精神。
(文字来源:浙建集团故事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