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滚动新闻 正文

践行初心使命 输出金融智慧 “行长村官”廖军的“五村扶贫消薄记”

发布时间: 2020-10-22 11:08:00 来源: 中国网

  “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是浙江省委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一名与企业打了十多年交道的银行行长变身驻村干部,“空降”到地头田间做产业扶贫消薄,面对身份与工作环境的转换,他如何迅速融入一方水土,又是如何以自身特长,在两年内助力五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消薄”目标?

  浙商银行衢州龙游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廖军的“五村扶贫消薄记”,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个故事。

  一人心系五村,“一村一策”精准消薄

  从2018年开始,浙商银行总行本级和分行、子公司分别与省内龙游县5个经济薄弱村结对(分别为总行-席家村、杭州分行-山后村、绍兴分行-官潭村、温州分行-浦山村、浙银租赁-夏金村)。廖军作为总行消薄工作小组的成员,挂职龙游县龙洲街道党委副书记并开展驻村工作。扶贫消薄的“输血”资金有没有花在刀刃上,产业消薄项目是否接地气,能否为当地实现“自我造血”?5个经济薄弱村项目可行性评估、落地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协调解决,项目推进的进度监督,廖军成为前线把关落实第一人。

  5个结对村的帮扶方案从框架到细节,廖军至少经过3轮以上的调整完善,从以“输血”型项目为主导到以“造血”型项目为主导,积极协助结对村与结对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在确保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同时,为结对村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在各个结对村项目投资过程中,以银行从业者专业视角出发,活用本行金融产品,使现代银行的创新金融服务在结对消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项目有效落地。打造结对消薄的“浙商品牌”。

  以席家村“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为例:

  图:席家村村民屋顶的光伏电站

  该村在与浙商银行结对之前,不少村民曾自行贷款投资建光伏电站,没有预料到该项目短期内的营收难以覆盖其贷款利息开支,创收未果反背负沉重债务。

  在廖军的推动下,一套崭新运作思路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在席家村落地——这一次村民们无需自行出资购买光伏电板,浙商银行总行出资100万,由村集体负责租赁农户屋顶、利用村集体物业楼顶新建电站,此外还将过往农户家的存量光伏电站进行收购,这样一来,光伏电站为村集体拓宽了收入渠道,创造了电费收益,出租屋顶的村民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投资光伏电站失败的负债村民摆脱了债务危机。

  “一开始,听说我们行依然要对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投入,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 廖军说,他与村干部一趟趟去村民家谈判动员、讲解释疑,“谈得顺利只需半天,有村民犹豫不决中途变卦,那我可能会上门两三次”。

  由于光伏电站产生的收益统计较为复杂,廖军专门向总行申请,依托总行的科技开发力量,为该村搭建专用的电费资金归集网络平台,从此,村内家家户户屋顶光伏电站产生的电费收益,都会自动归集至村集体专用账户,账目清清楚楚,告别繁琐人工统计。

  目前为止,该项目累计产生收益14.49万元,预计未来每年将为该村增收16万元。

  在夏金村与官潭村,廖军应用了银行现代金融工具:

  夏金村的支柱产业是粮油生产,但村里尚有数千亩农田无人愿意耕种。

  廖军实地向村干部深入了解,找到了村民耕种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这批农田由荒山推平改造而来,属于“生地”,土壤条件差,要让“生地”变成“熟地”,起码要通过种植改良三年,养“熟地”的先期投入过高,村民个人没有能力。

  因夏金村的结对单位正好为浙商银行子公司浙银租赁,廖军通过协调推动“银租联动”模式落地,为当地龙头粮油企业以“回租通”模式融资1200万元,村内1500亩“生地”变“熟地”的任务由种植经验更为丰富的龙头粮油企业来完成,同时提高当地粮食加工能力,打通了“产出到加工”最后一公里,确保项目落地后的粮食销售渠道。

  目前,1500亩经垦造改良的“生地”,首年水稻产出已为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同样,官潭村的茶叶加工厂项目也得益于“银租通”模式,该村的茶叶加工设备,是廖军与绍兴分行、浙银租赁联动,通过“直租”模式,“以租代买”为村里解决了设备款支付。

  为推动浦山村项目落地,廖军从“村官”化身“项目营销官”:

  图:浦山村未来社区民宿项目

  浦山村原本打算以农民闲置自建房做自营民宿,考虑到村集体自营民宿面临资金投入不足,运营能力弱、缺乏客源三大难题,廖军在投下“反对票”的同时,得知拥有旅游资源开发、运营经验的浙江联众集团在龙游县参加招商引资考察,他当即化身“项目营销官”,与镇干部一同前往拜访营销推介,敲定由温州分行出资60万,按联众的专业方案在村内打造3幢标杆性的民宿主题样板房,这一举措,成为撬动联众集团拍板开发全村民宿项目“凤凰部落”的重要节点。开发、运营交给了专业的团队,而村集体、村民不仅收到实实在在的租金,还在联众的民宿开发过程中获得了就业岗位。

  排忧解难“及时雨”,全力战“疫”不打烊

  2020年2月,全国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廖军了解到结对村急需口罩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向总行汇报,并立即行动,组织采购了4400个口罩,第一时间赶赴5个结对村的卡点,将口罩送到村干部手上。

  图:疫情期间,廖军将口罩送到结对村卡口

  夏金村董书记回忆说,当时他戴的口罩已经用了整整3天,多亏廖军这批“及时雨”口罩,村委立即将口罩分配到村民手中,“其他村听闻此事,非常羡慕。”

  詹家镇山后村、浦山村等结对村盛产蔬菜、鸡、鸭、鱼等农副产品,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和打工。由于受疫情影响,蔬菜、鸡、鸭等农副产品大量滞销,如不及时销售,滞销的蔬菜就只能烂在地里,鸡、鸭面临“出不了村、进不了城”销路不畅问题,村民心急如焚。

  为了不让村民们蒙受损失,通过廖军的积极联络反馈,浙商银行为滞销农副产品开通绿色通道,通过“以买代帮”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其中,杭州分行向对口的山后村采购了800斤蔬菜、50斤土鸡蛋、200斤番薯、100斤春笋、300斤梅干菜等农副产品,用于员工食堂;温州分行向浦山村采购了3000多斤鸡、鸭、鱼,安排人员连夜驱车运往温州,积极帮助村民化解农副产品销售难题。詹家镇相关负责人对此也是赞不绝口:“以买代销”的方法很好,大大缓解了农村群众的增收问题,同时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党建引领,解决结对村村民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廖军始终把消薄帮扶工作当做一项政治工作来干,他坚持党建引领,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扎扎实实开展消薄工作,为结对村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

  廖军家中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也有四名老人需要照顾,但是他依然挤出时间,走村入户了解村民需求。2018年至今,廖军共下乡100多次,对接项目,走访村民。在他的积极联系下,浙商银行总行出资45.92万元专门成立“席家村贫困户救助基金”,用于长期资助贫困户。

  他驻村参加村里的会议讨论近50次,指导村两委开展党建治理、环境整治、经济发展等工作,并组织5个村的书记和主任召开消薄工作洽谈会,收集结对村对的现实困难及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总行。

  为助力基层党建提升治理水平,廖军积极推动总分行、子公司与结对村开展党建共建工作,把结对村打造成浙商银行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和品牌宣传阵地,真正通过扶贫工作实现村企共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目前,杭州分行已经在山后村成立党员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杭州分行每年组织员工前往山后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如参观基层党建、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体验田园劳动等。

  图:廖军走访慰问村里的困难群众

  如今,5个结对村村容、村貌、民风都有较大改善,村庄更美了,村民更富了,村民更有礼了,村干部更团结了,村庄治理更加科学了。

编辑: 谢劼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