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理论观点 正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把党建设得更有力更坚强

发布时间: 2021-08-23 16:10:47 来源: 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把党建设得更有力、更坚强,无疑是赶考之路上的一个重大考验,这方面也要交出一份新的优异答卷。

  新时代的发展风云激荡,中国经济行进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机遇和风险同在,发展与挑战并存。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打造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

  我们党从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是一场历史考验;从领导驾驭计划经济到领导驾驭市场经济,也是一场历史考验;各级党员干部从以清贫为本色与人民群众同患难,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带领人民群众富起来,更是一场历史考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发展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从宏观调控到各项经济活动的组织、推进和监督,概莫能外,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也将全面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

  市场经济自身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财富积累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说到底又是一种以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作为基础的交易共同体。市场经济有两个趋向最大化的基点:其一,每一个经济个体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二,每一个真实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正是这两个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转中,演出了一部竞争激烈、效率至上的活剧,从整体上形成了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优胜劣汰法则。但是,如果放任对两个最大化的“无限度”追求,就必然导致欺诈丛生、物欲横流,市场秩序无法维持,经济活动就可能畸形演变,甚至精神世界缺少了关照,欲望吞噬理想,多变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物化、被抛弃。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警惕、防范和减少的负面因素。

  中国共产党是在当今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经济体量扩增最快、国民财富总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执政党,如何防止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对党员干部的诱惑、对党的肌体的腐蚀,更是我们党必须直面且必须消解的重大难题,是一场新的大考。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警示全党,“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干部被腐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贪腐屡禁不止,甚至一度来势凶猛?我们在理论上有更为透彻的思考,在实践上也有更强有力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分析道:“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在党长期执政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是“难持者莫如心,易染者莫如欲”。市场经济法则几乎“无孔不入”的渗透,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诱惑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使命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消极腐败就会猖獗横行。

  市场经济的考验要求我们,要更加坚定党的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道德情操,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和共产党人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努力形成并确保持续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

  市场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基础,不可以有分秒间断,不可能把经济活动停下来再整党治党。必须在确保市场秩序可控、经济运行稳定的状态下果断行动,既刮骨去腐,也对症给药;既标本兼治,也激浊扬清。要善于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与建立广大党员、干部“很想干、很能干、很愿干”的体制和机制相辅相成、一体推进;要在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的同时,使鼓励干事创业担当的体制机制制度化常态化;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在坚持反腐倡廉、实现风清气正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得更好,把高质量发展搞得更好,让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离我们更近,让党的队伍更加纯洁,更加富有生机活力。

  坚守共产党人道德高地

  市场经济是“趋利”的。在市场经济考验中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把“利”与“义”协调起来,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义利冲突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为义弃利,鼓励、向往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的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之所以能浩浩荡荡,其特色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以“厚德”而“载”市场经济。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守市场经济的法则,追求市场经济的效率;但绝不能“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信仰一概物化,把诚信、道德统统抛弃。

  手持利益这把“双刃剑”,身处社会这个共同体,就需要坚守底线、明晰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底线和边界,就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经过了个人利益的觉醒、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何把欲望冲动与道德追求、把物质富有与精神高尚结合起来,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

  第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

  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时,执政党在领导和调配全国资源中应当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不能不正视。

  中国文化有推崇君子人格的传统,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谆谆告诫,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民本情怀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之德”,与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相契相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妨从传统的君子之德中,念好权力约束的“紧箍咒”,获得精神鼓舞的正能量,培养浩然正气,构建和遵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二,坚守道德高地要装好“栅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在权力运作资本的过程中,不受制约的权力会导致普遍性腐败,彻底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必须“坚决防止权力和金钱相结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懈奋斗的先进政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先进政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先进政党。正因为如此,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绝不会得逞。

  第三,坚守道德高地要加强市场法治建设,形成河清海晏的政治生态。

  市场经济的竞争要实现公平竞争,公平竞争需要法律的有效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只有机会的公平才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制定的法律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诉性,全面、系统,不能留下法律空白区域,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更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体现了从政治生态与市场生态有机联系的角度,统筹谋划执政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系统思维。新型政商关系的稳固无疑需要法治保障,这就要不断健全完善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法律规范政府权力边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交往提供法律依据与法治保障。

  第四,坚守道德高地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推进市场经济中激活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本身即拥有巨大的能量,关键是我们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将其召唤、激活、放大,使其成为强大的正能量。要纠正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道德失范现象,不妨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找回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使共产党人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增强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的免疫机能,更好地做到见利思义、义利并举、先义后利。

  成功通过市场经济考验,最重要的是促使每一个党员崇尚和践行高尚人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在中国领导一切的党。中国共产党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更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们都在看着共产党人能否保持“君子之德”。各级官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诱惑和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继续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模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人民群众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党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都要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都要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展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都要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共产党人拥有如此高大、高尚的人格力量,就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不变质、不变色”反复讲,讲得多,为什么还要加一条“不变味”,而且语气更加严厉,意志更加坚决,决心更加坚定?这应当是针对党面临的市场经济考验来说的。承受不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就会带来潜移默化之变,即看起来色未变、质未变,然而味已在变。生活中的常识是,某样东西变了味,常常是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而如果变了味,质也会变;如果变了质,色必然变。这一重要提醒和要求,是防范量变到质变的警世之言。读懂“坚决清除”和“不变味”的深意,对于我们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还要警惕和防止一种“变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之下,在党员干部普遍高度注重廉政建设之中,一些地方悄然出现变了味、走了样的倾向。诸如“不落腰包、不留痕迹”的隐形腐败,“为官不为、不愿担当”的庸政懈怠,“空喊不干、不干无错”的形式主义,“照搬照转、空谈空转”的官僚主义,“数豆子的比种豆子的还多”“动辄得咎、不动最好”的种种奇形怪状,都是对反腐倡廉的消极对抗,是“变了味”的腐败和腐朽,是必须清除的公害。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好政策在执行中变了味,是一个倾向性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威胁党的肌体健康,对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百年大党的常青之道,就是必须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尤其要始终警惕和有效防止“变质、变色、变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从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这段话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不容易”告诫全党:“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段话振聋发聩。

  实践表明,“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全新的、长期的、“富起来”的新考验,是在利益诱惑下如何普遍做到“拒腐蚀、永不沾”的更为复杂的考验。市场经济的法则是经济运行的普遍法则,但不能“普遍”到侵入或浸入党的政治肌体。党如何保持生机活力、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既“很想干,很愿干,很能干”,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不仅“贫困不能屈”,更加“富贵不能淫”?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回顾百年,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考验,战胜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也是世界上任何政党所不能比拟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是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在市场经济考验面前,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党一定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包括市场经济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叶小文 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陈寒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