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理论观点 正文

“双减”背景下,文化产业如何助力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 2021-10-22 11:07:40 来源: 新华日报 黄韫慧

  “双减”政策落地前,学科教育的繁荣显现出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学科教育规模大幅缩水,但教育焦虑与成长需要仍在,亟需以更好方式被满足。

  不破不立,然不可只破不立。素质教育成为满足上述需要、替代单一学科教育的主要路径。而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减少教育焦虑,满足个人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引导素质教育的方向。“双减”背景下,要使素质教育替代学科教育,成为培养青少年的主要路径,有赖于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度和成长引领性。文化企业是素质教育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之一,文化产业政策在原则上指导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传播与消费,政府与标杆文化企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引导文化生产和素质教育。

  实现素质教育生活化,加强素质教育吸引力。文化产业常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产品文化属性,因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与体验,自然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利于个体在生活中传承文化、领略东方韵味。美学体验培养文化品位,文旅研学开展沉浸教育,虚拟现实重现历史传承。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经由体验,激发个体参与素质教育的兴趣。

  培养素质教育传道者,拓宽素质教育覆盖度。文化产业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批专长多样化、素质高端化的人才,这些人才加深了大众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也成为素质教育的榜样楷模与潜在师资。而文化产业借助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素质教育产品和服务的平价供应,促进素质教育市场从小众到大众,实现教育公平。

  刺激文化产品新开发,提升素质教育丰富度。文化产业包含众多并不断孕育新兴行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以文化为基石不断涌现。文化消费产品的开发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内容,文化专用设备的进步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媒介,文化信息传输的提升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路径,工艺美术产品的精进为教育成果提出了新标准。

  降低天赋变现门槛,增加素质教育适用性。文化与科技结合促进科技赋能的艺术,通过搭建用户友好的艺术创作平台,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艺术创作,降低从事艺术生产的技术门槛与艺术门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新兴职业的出现和就业职位的增长,为素质教育思想下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和清晰的职业规划。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衡量素质教育成效。文化产业是推动积极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振兴已发展到国家层面。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离不开有战略目光的交叉性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大量出现,有赖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覆盖。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符合需要的人才供应情况,可以被视为衡量素质教育成败的标准。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编辑: 赵烨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