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以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连续推出,税收红利不断释放。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各类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3333亿元,享受加计扣除金额占去年全年汇算清缴的77.6%。
据了解,今年3月,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企业在10月纳税申报期可提前享受上半年加计扣除优惠。9月,优惠政策再加码,企业可以提前享受范围扩展至前三季度,同时通过增设2021版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等措施,方便纳税人。
天津市西青区税务局西营门税务所干部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减税辅导(图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时间更早、力度也更大,政策效应超出预期,不仅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也有力支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时,不少企业表示:新政策允许企业在10月提前办理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盘活了现金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小米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新政策的出台,为小米公司注入强劲动能。”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税务总监王晓雪表示,“提前享受研发费用预缴加计扣除后,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王晓雪说,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大力推动青年工程师计划,培养高素质研发团队,研发出更多行业领先的高精尖产品。
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与提前享受范围扩展的双重优惠,更为制造业企业带来动能。10月纳税申报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共提前享受到税收减免1.76亿元。“新政策让我们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公司财务总监卢淑华表示,凭借优良的品质,公司生产的各类列车已出口至22个国家和地区,数量累计超过9000辆,签约额超过120亿美元。
“这项政策使制造业享受双重利好,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导向非常明显。”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一级巡视员刘宝柱介绍,“这,大大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增强发展动力。”
据统计,这样的双重利好共惠及18.6万户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达9036亿元,减免税额2259亿元,占全部享受优惠户数和减免税额的比重分别为57.7%和67.8%。其中,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带来制造业企业多享受减免税额571亿元。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刘宝柱表示。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看,82.1%享受优惠的企业加计扣除超过100万元;从户均水平看,享受优惠的企业户均研发投入456.5万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3.3%。这些数据,已经显示出政策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研发投入力度得到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仅仅是税收政策体系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更是着眼全局、立足实际、激励创新的“牛鼻子”。该政策的实施,营造出激励创新的良好税收环境,有利于优化科技创新的土壤,厚植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政策效应也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得到更显著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