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集团横空出世,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两则国企整合重组的重磅消息,将今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在年底推向了一个高潮。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好戏连台”。央企层面,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合并,中国星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陆续登场,鞍钢“牵手”本钢,油气管网资产重组收尾。
地方国有企业层面的重组整合动作更让人应接不暇。山东重组整合医养健康领域的两家省属企业山东国欣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与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打造医养健康产业龙头;福建整合资源组建福建省港口集团、省能源石化集团;整合重组后的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联投集团、湖北铁路集团等5户企业12月上旬揭牌;济南市43家市属企业按照“做大、做活、做专”的原则,被整合为20家企业,涉及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既有国家能源珠玉在前,也有中化控股尘埃甫定。推动国有企业突出主责、做强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一直在路上。与以往相比,近年来的重组整合专业化特点突出,一批领军型企业崛起。
以密集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山东省为例,2019年以来,山东省推动国有企业按照主业进行重组,共重组组建引领型支柱型企业集团7家。其中,山东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后组建的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山东重工集团重组整合山东交工、中国重汽后,重卡、发动机、重型变速箱的销量均跃居全球第一;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后,煤炭产量跃居全国第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攀升至70位;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后,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摊煎饼”式做大企业并不可取,但集中各领域资源“聚指成拳”凝聚发展合力,则可解决国有企业资源分散导致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国有资本在战略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领域的布局或更好地向国计民生重点领域集中,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换挡加速”,对解决一些领域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从央企到地方国企,资源分散、主业不突出的弊端仍然存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同质化竞争、重复投资等问题仍需解决。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下半场”乃至“十四五”期间,推动主业相近、产业相同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整合,“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突出主责主业、放大国有资本影响力,是可预期的重要改革发力点。
如,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出台“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规划,提出打造数个千亿元级产业集团等计划。湖北省就明确表示,将按照“突出主业主责、注重国企功能、聚焦创新发展”的原则,对原有37家省属企业进行整合。
但也要看到,整合只是第一步,简单“打包”对提升国企市场化程度不会产生推动作用。在按专业方向整合的基础上,还应推动被整合的资源和人员深度融合,激发协同效应,以规模的提升、产业链的完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达到“1+1>2”的效果,从而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引领我国相关行业和产业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