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5日登陆A股,拉开了今年央企资产证券化大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步入收官之年,各地将加快推进国资证券化,而推进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将是重点之一。
央企上市掀高潮
1月5日,中国移动正式登陆A股,成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实现A+H股上市。
同时,电力、军工领域资产证券化也在进一步提速。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成功上市;2021年9月28日,中国能建采取换股吸收合并方式顺利回归A股。有机构指出,目前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的资产证券化率超过90%,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和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均超过50%,而两大电网公司资产证券化率相对较低,未来有望加快提升。
在军工领域,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对西仪股份进行重组,到中国船舶集团整合旗下风电和动力业务,两大集团的资产证券化也在加快推进。“近期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有加速趋势。”中航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认为,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最后一年,各军工集团均提出要加快推进实施三年行动改革任务,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是其中重要工作。
此外,铁路资产证券化也蓄势突围。在1月4日召开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工作会议上,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表示,2022年将深入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重组股改上市,试点发行基础设施REITs,研究既有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方案,制定提高国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
知本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22户,同比增加120%。
“央企上市加速在预料之中。”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表示,这既是混改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央企整体优化布局的需要。未来,大部分央企上市有望变成现实,国资资产证券化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常态。
加快推进国企资产证券化
地方国资也积极发力证券化,多省份明确了地方国企上市目标。知本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地方国企有38户,同比增加80.95%。上市形式包括IPO、分拆、借壳上市、整体上市等。2021年12月16日,物产环能上市,成为A股市场首家“主板拆主板”分拆上市企业,也是浙江省国资国企首单分拆上市成功项目。
从各地部署来看,多地明确提出了国资证券化目标。比如,2021年8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将大力推动各级各类企业实现多地、多层次首发上市,持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属企业主业整体上市,支持企业立足主业以市场化方式并购上市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分拆上市。深圳市明确,到2022年,市属国资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60%以上。
知本咨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研究首席专家王娜表示,未来,地方国企资产证券化将加速推进,地方国企会更加注重培育一批优质混改上市企业。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上市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推进,登陆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国企改革加速破局的重点方向。”王娜认为。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在首发上市的国企中,多家企业来自新能源、节能环保、科学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资委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国资委官员此前明确表示,推动一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尖兵”在科创板上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通过资产证券化,推动更多的国有资本向上市公司集中,可以极大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与价值增值能力。注册制的实施能更好、更完善地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未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国企将成为上市的重要力量。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将提速。”宋向清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有序发展,促进企业相关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以及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