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尤(右)正在检查焊接点。 本报记者 周逸 摄
记者面前的杭州市地铁集团工程三部二科科长陈海尤,有着工程人常见的黑皮肤,红色的安全帽像长在头上一样,除了睡觉,几乎没有脱下来的时候。
“习惯了,上工地都得戴着,脱下来容易忘。”“5+2”“白+黑”守在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工地一线,是陈海尤的日常。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不仅是亚运保障工程,更是一条交通大动脉,它连接了杭州西站、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等大型交通枢纽,还串联了文三路、沈塘桥和西湖文化广场等主城区中心地带,同时也覆盖了未来科技城这样的新城区。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从2019年10月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到2020年5月启动所有盾构全面掘进,计划今年7月完工。
3月10日,好消息传来——机场快线东段(靖江站—御道站)已成功实现“热滑”,向建成目标迈进一大步。这也意味东段土建已基本完成。陈海尤说,为顺利达成“百日攻坚”目标,之前快线建设集纳了轨道、机电、管线等多个工序,有序同步进行。
多个工序都要推进施工,特别考验负责人的协调管理能力,陈海尤这个“大管家”很给力。3月初记者刚见到陈海尤,还没聊上几句话,一个电话就打到他手机上:“焊轨机要进场,和铺管线的工序交叉了,你说怎么办?”陈海尤到了现场,三言两语就化解开来:“每个工种都很重要,大家相互理解,各让一步,晚上加班我请大家吃点心。”
工期虽然紧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质量,从事地铁土建20多年,陈海尤经验丰富,对各道工序的标准了然于胸。记者此前曾跟着陈海尤在铺轨的隧道里走了走,发现他拿着数把标尺,时不时俯下身子,各处摸一摸量一量。“铺轨只是笼统的说法,其中有铺设、焊轨、正火、打磨、精调多道工序。”
在陈海尤手把手地操作并解释下,记者才知道,正火是为了消除轨道焊接处的气泡;打磨后的轨道焊接点,与其他地方的高低差不能超过0.3毫米,保证整体平滑度;两轨之间的距离要始终保持在1435毫米……短短1公里的距离,陈海尤蹲下、测量、验证,再站起,就周而复始几十次。
正是有这些精确到毫米的标准,有陈海尤这样的杭州地铁人不厌其烦地检验监督,最终才有地铁的速度和舒适。
走出施工隧道,记者发现,自己和陈海尤的口罩都变了样,口鼻这块从原来的蓝色变成了灰色。
“机电设备装好前,没法通风,隧道里环境确实很艰苦,粉尘多。”陈海尤一个劲地和记者说不好意思,对于自己却不以为意,“等会洗把脸,冲一冲鼻子就好了。”
在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突破重重关卡:部分路段存在富水回填地层、大粒径抛石浅埋区,施工难度极大;盾构要下穿多个交通枢纽,不仅管线迁移事项复杂,风险控制的压力也巨大。
2020年5月,当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盾构掘进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区域,施工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回忆起那段日子,陈海尤依然记忆深刻,施工单位负责人、中铁二局总工马蒙蒙也插了一句话:“那段时间陈海尤恨不得天天住在工地上。”
马蒙蒙告诉记者,那时陈海尤的车子上,始终备着一条毛毯,晚上不回家就睡在车里。盾构下穿时,出土量、注浆量等施工参数每两小时更新一次,实时发送到微信工作群中,因此陈海尤的手机不仅保持24小时开机,而且从来不静音,反而把音量开到最大,到了后期,陈海尤深夜里的生物钟几乎和施工参数的更新时间同步,不用任何闹钟,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自动醒来。
“过程很煎熬,但咬咬牙也就过来了。”陈海尤笑道,“确保安全,这是我们工程人的责任,等到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来,回过头来看,就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一直以来,这样的成就感,让陈海尤这个广西人留在了杭州建地铁,前后经历了地铁1号线、1号线三期以及现在的机场轨道快线项目。
今年1月,一张名为“孤独的地铁站口”照片广为流传,照片中,地铁6号线丰北站的D出入口孤伶伶地“站”在一片荒地中,陈海尤很是感慨:“当时1号线的部分站点也是这样,一出站四周是油菜花。”但是仅仅过了两年,曾经的荒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日益繁华热闹。
地铁线路好比是人的动脉,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活”了。陈海尤说,作为地铁建设者,对这句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可,“很快,这条机场轨道快线也要通了,从小处看,再一次缩短了机场与我们的距离;放大来看,这更是一条充满活力的生命线,人才、物资在此交汇再分流。”
即将到来的7月,仅仅是陈海尤“赛场”上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他笑道:“我应该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