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不误春。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春播粮食意向面积达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冬小麦苗情转化好于预期,全国早稻育秧基本结束。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间,化肥保供稳价、良种培育、加油保电、科技赋能……一幅幅央企助力春耕备耕的壮美画卷正从南到北依次展开。
全产业链发力 保障化肥保供稳价
4月8日一大早,当印有“宝石花”标识的皮卡车载着688袋有机肥,开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建设村大豆种植户张旗的家门口时,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为国家多产粮,我们没二话,有了国有企业帮忙,底气就更足了,今年一定又是个丰收年!”张旗一边扛着化肥,一边兴奋地说。
技术人员严把尿素产品包装质量关。受访者供图
为保证黑龙江省春耕用肥,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化肥厂提前检修设备,保证合成氨装置满负荷运转,为尿素生产提供原料。目前,该厂日产尿素1200吨左右,日出厂量最高达1800吨。
在新疆乌鲁木齐,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生产部储运车间成品库房里,3台自动码垛机正将传送带上的化肥码放整齐,一辆辆叉车往来穿梭,将码放成垛的尿素摆放到货位上,近4000吨尿素即将装车发往新疆内外各农资公司。
“我们开启了‘保春耕发运大会战’,提高春耕期间装车效率,确保每日尿素发运量在2000吨左右,帮助解决农用物资运输难题,畅通春耕运输通道,备足运力保生产。”中海化学旗下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等待运往全国各地的化肥产品。受访者供图
中海化学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海化学三套化肥生产装置运行稳定,今年一季度日均化肥产量约1.1万吨。同时,在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地区,如黑龙江和海南等地区,以不高于市场价格销售,保障农民利益;根据流通环节的成本及化肥到基层的价格,制定出低于市面零售价的B2C价格,降低基层农户购买成本。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和有关中央企业从化肥产供储销等多方面入手,保障化肥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为保障春耕期间农业生产需要,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中化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国化工建设有限公司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同时组织进口钾肥及时投放国内市场。
专家认为,钾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表示释放钾肥储备、稳定钾肥等农资供给,正是“降成本、保收益”的体现,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加油保电到田间 助力春耕备耕
“谢谢于站长,跑这么远,把油送到我们农户的田间地头。”甘肃陇南徽县永宁镇某村村支书拉着于明辉的手高兴地说。
加油站员工将春耕用油送到田间地头。受访者供图
为帮助农户备足春耕油品,中石油甘肃陇南分公司徽县永宁加油站经理于明辉建立“春耕保供农户微信群”,统计农户油品等物资需求,并约定时间、地点,按照农户预定的数量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偏远乡村农户生产用油难的问题。
这只是众多加油站助力春耕用油的缩影。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辽宁石油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加到放心油品,春耕用油配送超4600吨;吉林石油开设春耕绿色通道,保障春耕用油超5100吨;池州石油选取靠近农田的40余座加油站作为保供站点;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派出300多辆小型油罐车,送油到田间地头;中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提前摸排各区域数百位种植大户情况,对农耕用油、用肥需求评估预测并登记在册……
电力也是春耕备耕的重要保障。4月12日,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西营销)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马永仁和马玉芳来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车间,开展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技术指导,了解钾肥生产线的用电负荷发展新变化。
电力人员对钾肥生产车间进行用电检查。受访者供图
当前青海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部署加强春耕春灌及农资生产企业供电保障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一对一”春耕春灌供电线路和台区隐患全面排查,保障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安全可靠供电。
“今年一季度,国内钾肥现货市场持续紧俏。我们钾肥日产量达到了1.6万吨,电力足了,我们的生产劲头也更足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动力车间主任王清海说。
藏粮于技 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以前巡田花3天,现在只要30分钟,光油钱就给我省了不少。”每次说起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智农”软件给自己带来的便利,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种植大户王学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王学民的800多亩水稻田分布在村子的四个方向,最远一块离家30多公里,开车巡田一圈,少则一天,多则两三天。
MAP“智农”软件让种植户足不出户巡田。受访者供图
自装上MAP“智农”软件后,王学民实现了足不出户巡田。通过手机,他不仅能看到水稻长势,还能通过“智农”给出的遥感影像判断:叶面缺不缺氮,该不该浇水,有没有受到病虫害或者杂草侵扰……一旦田里出现问题,软件就会发送红色提醒。
近年来,中国中化MAP模式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截至2021年底,MAP线下直接服务面积已达1912万亩,联农带农239万余户,平均助农增收8%至15%,实现粮食增产16亿斤,带动农户增收超过38亿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我们实施‘种业繁荣计划’,组建‘种业共创平台’,建设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杨凌育种技术中心建设,加强种业关键技术科研攻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收增效。”先正达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在400余条产品线中拥有60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种。
科研人员进行玉米植株茎秆测量。受访者供图
以玉米为例,利用育种温室,短短几个月,杨凌技术中心科研团队完成了近400个玉米世代的转化。其中,最短的转化时间是64天,相当于一年可以实现5至6代玉米种植。
在海南三亚,国投集团控股企业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扎根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聚焦玉米、大豆、水稻等主粮作物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一年四季不间断进行生物育种和技术创新。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指导种植户开展测土配方工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海南白沙牛油果基地,中海化学营销华南分公司农化技术人员指导农户测土配方,同步进行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中化化肥在黑龙江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近7年来已累计应用于近1000万亩稻田,化肥施用量减少10%,共计减肥约2万吨,减少化肥成本约9.6亿元……
“下一步,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