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是否顺畅?分类减量综合体运行是否正常?关系着整个城市出口的稳定运行,疫情期间更为重要。
4月22日凌晨起,天子岭园区内污水处理厂便开始实施人员驻守保生产的管理模式,连夜成立以集团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小组。23日18时左右,天子岭园区内污水三厂污泥沉淀池出水口管道突然破损,需立即修补。设备维修班组的梅小利得知情况后火速赶往现场,经过6小时奋战,在22时终于完成抢修,现场运行恢复。在驻厂工人中,既有梅小利这样的退役军人,也有“90后”新生力量,共有43人为了末端处理设施正常运营“全天候在线”。
天子岭、城东分类减量综合体作为前端清洁直运至末端焚烧处置的“换乘专线”,转运环节好坏直接影响前端清运效率。目前,天子岭和城东分类减量综合体共有60余名环境员工,24小时在站内工作生活,确保两站正常运行。除了生活垃圾收运、转运,易腐垃圾末端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也关系着城市生态品质。受疫情防控影响,原本满编16人的机修班组只有环境集团资源化事业部设备主管马经伟和另一位同事能正常在岗,于是他们身兼数职,每2小时进行一次设备巡查,以确保易腐垃圾处置项目的300余台设备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