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正在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迈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浙江11个设区市、44个工业大县(市、区)、山区26县制造业发展水平究竟如何?
刚刚发布的《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给出了权威解答。
风向标在哪?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风向标在哪?
围绕三大变革,浙江设定了20个具体指标,分别是:
质量变革,具体指标7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数量(件)、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数(家)、规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2020);
效率变革,具体指标6项——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万元/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亩);
动力变革,具体指标7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投资额(亿元)、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数(家)、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风向标在此,前进的方向当如是。
长短板在哪?
以20项指标作为参照系,各地长短板如何?
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优等生杭州,在20项指标中,共有14项指标位列全省前三位。
优秀如此,杭州亦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个指标,排名在全省均靠后。也不难看出,努力补齐制造业短板,成为杭州近年来努力追赶的方向。
工业家底最厚实的宁波,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却位列全省末位。显然与其工业体量不相匹配,推动工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筑高自身的防护墙刻不容缓。
排行第三的温州,2021年规上工业增长乏力,同时也受到较严重的资源要素约束。比如其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全省末位,同时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数排名也非常靠后。对温州而言,进一步加大“腾笼换鸟”力度,为未来发展腾出更多资源迫在眉睫。
嘉兴、湖州,在制造业发展上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比如嘉兴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位列全省第1位,湖州市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位列全省第1位。可两个市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低迷,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激发存量企业的技术改造热情,需要有更多实招妙招。
传统制造业占比最高的绍兴,表现出的结果便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较靠后。
令人欣喜的是,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位列全省第1位、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位列全省第2位。如此下去,传统绍兴将会不传统。
舟山尽管原先工业底子相对较弱,但随着重大工业项目投产,其工业表现十分亮眼,在综合成绩全省排名也提升至第7。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等6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
台州发挥最稳定,3个指标全省前三位,2个指标全省后三位。数字经济占比、劳动生产率不高,是现在的短板,也是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相较而言,金华、衢州、丽水面临的发展困难更多一些,需要努力的空间仍很大。
44个工业大县(市、区)是浙江制造业的中流砥柱。从评估指数来看,它们之间分化现象更为分明,差距在拉大。最高最低之间,较2020年扩大了0.7个百分点。
优等生滨江区,已连续三年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大分项指数排名中,均居首位,引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后进者压力不轻,须找准短板,加快追赶步伐。
山区26县中,则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综合评价指数高于85的的县(市、区)较上年增加了6个,表明山区26县你争我赶发力制造业的内生动力很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山区26县和工业大县(市、区),评价指标的基准不同,因此两个指数间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