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党建和业务有效融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有企业的生动实践。新形势下,要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党建方式方法,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找准“融合”有效载体和着力点,实现互融互进、同频共振,以党建新成效开创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党建工作与完善公司治理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论断,是国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性指南。一方面,通过科学制定党委议事规则、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规范工作流程等,落实好党委研究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确保党委对企业战略方向、经营理念、重大风险把控到位。另一方面,通过党委会、董事会、经营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委委员在经营层、董事会依法充分表达意见,并畅通听取意见建议的渠道,推动各管理主体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坚持党建工作与落实重点工作相融合
推进党建工作融入国企转型发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经营、建设、融资、造血能力。推进党建工作融入项目建设,在项目主战场上,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项目谋划、项目引进、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一批综合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事业等领域的大项目。探索建立国企、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等党建联盟,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推出一批合作项目,充分发挥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思想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
发挥国企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光荣传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推动工作的“根”和“魂”,深入学习领会思想真谛,充分运用新时代政治理论成果,咬准企业发展关键点,找准互促共赢发力点,充分发挥党建促进业务发展的作用。把党组织思想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引导全体员工坚守党的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打造有特色的“红色”企业文化。突出垦荒精神立心,使企业文化与我市城市精神一脉相承,塑造有理想、懂战略、善创新、讲诚信、守道德、讲纪律的新时代国企人。
坚持组织建设与企业内部管理相融合
严格落实国企党建“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及时新建、调整和撤销党组织。聚焦企业发展中的危难险重工作,开展党员先锋队、突击队的常态化管理和攻坚项目认领等工作,使党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聚焦“党建+创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在业务发展中实化、强化、中心化,实现党建引领业务并驾齐驱、同频共振。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方式方法,以党建带群建,密切党群联系,形成凝聚合力。配齐育强党务工作人员,把真正懂党建、愿意干党建的党员骨干选出来、配到位。
坚持纪律作风建设与风险内控相融合
贯彻落实我市《全面实施“八大行动”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方案》,狠抓政治建设大强化、“四责协同”大推进、廉洁风险大排查等“八大行动”落实落地。深化权力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的相互监督,深化对企业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推动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专家论证等制度,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风控、法务等部门协同合作的大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打造清廉国企文化基地品牌,推动国企干部职工在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等方面当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