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8日讯(记者 陈寒)在浙江深化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近期,多家浙江国企率先将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平台DeepSeek接入企业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覆盖金融、港口等领域,涵盖智能客服、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能力,为国企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金融领域:证券行业“AI助手”全面升级
在浙江金融国企的智能化实践中,浙商证券与财通证券成为“先行者”。
近日,浙商证券自主研发的知会大模型应用平台成功接入DeepSeek-R1模型。该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对海量金融数据的实时解析与智能决策辅助。
浙商证券员工正在使用知会大模型应用平台 浙商证券 供图
“随着 DeepSeek-R1 模型的接入,我们浙商证券知会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浙商证券信息技术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知会平台上线后,公司已成功发布了合规先锋、文稿创作、制度速答、报销精灵、行政小管家等智能体,“AI 将在内部办公及业务运营效能提升上发挥重大作用。”
据悉,浙商证券将加快推进“数智浙商”建设,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智能投顾、量化交易、智能投研、智能办公、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经营质效。
与此同时,财通证券自主研发的“财小智”也完成技术迭代,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知识智能检索、智能办公等多个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据了解,财通证券将积极谋划构建“AI*(1+4+N)”数智财通创新体系,致力于在客户服务、智能投行、智能投顾等多个领域开拓更丰富的AI价值场景,以AI助推“以客户为中心”重塑客户运营体系重大改革落地见效。
港口物流:智能客服开启24小时高效响应
在实体经济领域,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智能化进程同样引人注目。
近日,宁波舟山港“智能客服”系统正式开启内测。该系统由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易港通与智港通联合研发,融合“通义千问”和“DeepSeek”双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港口领域7x24小时全时全域智能响应。
“智能客服”界面 浙江省海港集团 供图
据介绍,宁波舟山港“智能客服”系统与n-TOS等码头作业系统深度融合,具备对话引导、智能问答、知识库管理等功能,可精准识别用户意图,快速分类问题,并串联知识库与业务系统,给出最优回复。
“迭代后的‘智能客服’系统在自然语言理解、逻辑推理和深度学习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快速理解用户提出的问题。” 易港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通义千问+DeepSeek”双大语言模型的加持下,该系统能将专业术语、复杂场景“翻译”成用户的“专属”答案,同时能根据实际使用中的用户反馈和数据积累,不断学习提高回复的准确性,达到“越用越聪明”的效果。
目前,“智能客服”系统已在易港通小易客服中心开启封闭内测。按照项目计划安排,该系统将于今年上半年全面上线运营,为客户带来更高效、智慧的服务体验。
技术赋能: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力量
前不久,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相关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力量,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如今,从金融到港口,浙江国企正以AI为支点,撬动全链条效率革新,这正是浙江国企在创新路上的积极探索。
并且,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持续深耕垂直场景,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也将步入“价值爆发期”。如,在制造业领域,杭钢集团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产品合格率有效提升;在能源行业,浙能集团运用AI技术优化电力调度,年节约标煤超数万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浙江国企的科技实力,也为全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