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数智国企 正文

手机成了新农具 看余杭如何用AI“种”出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5-02-25 18:59:0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陈寒 通讯员 方沁文

浙江在线2月25日讯(记者 陈寒 通讯员 方沁文)农业机器人灵活穿梭于种植架间,AI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智慧管理系统实时优化水肥配比……近日,这一幕“无人化”农业场景正在杭州市农发集团所属余杭径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上演。

农业机器人正在作业。 杭州市农发集团供图

“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就是新肥料。”该示范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AI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流程,传统农业模式迎来颠覆性变革,效率与产能实现“双提升”。

示范园的“无人化”的农业生产如何实现?工作人员在数字系统中切换至AI模式后,只需操作手柄,多关节机器人就能完成立体种植架的精准喷洒。不仅如此,其智能算法还能根据环境数据自主优化作业方案。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20余项数据,AI模型据此自动生成水肥配比方案。

“通过设施化与数字化改造,园区人力投入减少80%,农事周期缩短50%,草莓亩产提升35%,病虫害发生率下降60%,每亩节约人工成本超万元。” 示范园区工作人员介绍。

余杭径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全景 。杭州市农发集团供图

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AI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新模式。

余杭径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径山镇前溪村“前溪畈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占地15亩,总投资2990万元,集数字化管理、育秧、农机服务、农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其灵活的合作机制与完善的农事服务体系,为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全面升级。

杭州市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AI技术不仅重塑了农业生产模式,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智慧农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未来,示范园将深化AI与农业场景融合,推广可复制的技术经验,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余杭样本”。

从“靠天吃饭”到“靠数智增收”,余杭径山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正以AI技术为笔,绘就一幅智慧农业的新蓝图。这场由数字驱动的生产革命,不仅让春耕更高效,更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

编辑: 陈寒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