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要闻动态 正文

浙江国企改革系列①|7年蝶变跻身行业龙头

发布时间: 2025-06-25 19:41:10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陈寒

 编者按:改革潮涌钱江畔,浙江国企以“弄潮儿”之姿破局前行。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改革步入关键冲刺阶段。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机制创新、产业升级等实践,解码浙江国资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探索路径,见证“重要窗口”建设中的国企担当。

浙江在线6月25日讯(记者 陈寒)在长三角腹地的嘉兴长墙山工业园,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厂正刷新着行业认知 :成立仅7年多,浙商中拓旗下中拓新材料已跻身全国规模最大的冷墩精线制造企业,年产量达45万吨,2024年产值19.6亿元。

“我们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将引进最新设备,打造最先进的立体仓库,计划今年8月投入试生产。”中拓新材料总经理王奇飞满怀憧憬,“我们的目标是攀登世界一流精线的顶峰。”

如今,这家被省国资委纳入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以体制机制破局、技术标准立局、产业生态谋局的三重实践,勾勒出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清晰轨迹。

体制破冰:当 “国企身份”遇上 “创业基因”

彼时,恰逢国家环保政策升级倒逼紧固件行业洗牌,深耕钢贸市场多年的王奇飞敏锐捕捉到高端精线国产替代的机遇窗口。他毅然走出舒适圈,放弃已稳定的业务,重新组建团队,并将家庭房产抵押入股,开启“精益制造,实业报国”的新事业。

王奇飞“孤注一掷”的背后,是浙商中拓给予的“底气”。一直以来,浙商中拓积极打造“创业者的平台、创业家的乐园”,实施高度市场化体制机制,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内部持续成功孵化新团队、新业务。

在得知王奇飞的创业梦想后,浙商中拓立即派出专业团队奔赴各地开展广泛市场调研。在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后,浙商中拓与海盐当地政府积极磋商。在浙江省交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年产60万吨优特钢精线加工建设项目作为浙商中拓探索以工促贸、工贸一体的首个项目,于2018年3月在海盐正式落地,并被列入“浙江省重点项目”。

王奇飞在采访中回忆,2017年9月22日中拓新材料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1 亿元,仅8个半月就建成了现代化标准厂房并投入试运营,项目投产3年即实现全面达产达效。

不仅如此,中拓新材料在成立之处就采用了 "团队持股 + 超额利润分享" 机制,管理层、业务骨干以自有资金入股,实现 "身家与企业捆绑",并制定《业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将销售提成与回款率、毛利率双挂钩。

这种机制让员工从 “为企业打工 ”变成 “为自己创业 ”。浙江交通集团经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勇曾在采访中表示:“中拓新材料吃到了我们省属企业实施期权激励头口水。企业跟团队的利益绑定,更多地激发了他们的经营活力。”

中拓新材料厂区 陈寒摄

技术立企:从 “加工代工”到 “标准制定”的质变

走进中拓新材料厂区的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酸洗磷皂化环节槽液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流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对精线产生不同影响。”中拓新材料副总经理闫海生介绍,针对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研发中心会对具体的生产流程进行研发调整。

记者看到,一张检验流程图占据了研发中心办公室的半面墙。“原材料检验、酸洗磷皂化、粗拉、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精拉,这是我们制作精线的六个主要工艺流程,也是我们工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闫海生介绍,中拓新材料高标准把控生产各项流程,确保高精度作业,持续提升管理标准和效能。

研发中心墙上检验流程图 陈寒摄

早在2022年,中拓新材料就启动编制“浙江制造”标准和浙江制造产品认证筹备工作,并专门成立项目推进工作组,全力主导编制《热处理型冷镦钢丝》标准。

去年,中拓新材料正式取得浙江认证证书。《热处理型冷镦钢丝》作为浙江制造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也是规范整个线材拉丝行业的第一份浙江制造行业标准。

此外,中拓新材料致力创新多维科研合作模式,与钢厂、科研院校密切合作,成立了冷镦钢线材制备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并完成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源、行业等方面优势,共同开发高性能冷镦钢。

“对于我们这种制造业企业来说,获得‘浙江制造’代表着对我们企业管理模式和产品品质的双认证。 ”王奇飞表示,目前,中拓新材料共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并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产品质量。

陈寒 摄

产业谋远:从 “浙江制造” 到 “一流品牌” 的跃迁

“只有做品牌才能实现更高附加值,才能更具竞争力。”王奇飞将“树品牌”作为中拓新材料发展的一项追求与目标,并提出“三步走”发展规划:一是做大规模,做到国内最大;二是做优产品,做到国内最优;三是做精产品,做到国际领先,达到进口替代。

2022年2月,中拓新材料正式申请注册“华盛纳”品牌商标,标志着中拓新材料正式步入品牌化发展阶段。王奇飞介绍道,“华盛纳作为一个紧固件及五金工具品牌,主要目标群体是国内外使用紧固件,五金工具的终端企业,经销商及家庭个人,涉及汽车、电力、工程机械、建筑、普通维修等领域。”

为进一步做精产品,中拓新材料将设备优化视为提升质量的关键驱动力,不断引入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确保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能超越行业标准。

去年8月,中拓新材料二期项目正式开。项目将引进世界领先的成套全自动酸洗线、抽线设备节能环保设备,依托企业产品市场、品牌、技术等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等新兴领域。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拓新材料积极联合上下游客户,打造良性的产业生态圈,推进共创共赢。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拓新材料打造了战略客户保供机制和绿色通道机制。比如:战略客户保供交货机制,是对信誉好、体量大、附加值高的客户给予的一个保障,特别适用于市场需求激增的旺季,优先保供战略客户。同时,预留了加急绿色通道,以应对客户由于意外情况中断生产线等情况下,享受最快的交货期。以上两项机制,既快捷服务了战略客户,受到客户好评,又为中拓新材料开发更多战略客户提供了机制保障,助力工厂在行业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

中拓新材料的蜕变,揭示了国企改革的深层密码。当二期项目在今年全面投产后,这家国企 "改革试验田" 将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让 "华盛纳" 品牌跻身世界一流紧固件行列,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刻下 "浙江制造" 的印记。这既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生动注脚。

编辑: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