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要闻动态 正文

一度电的清洁

发布时间: 2025-08-13 15:56:22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江欣

浙能嘉华电厂的中国首台超低排放机组。 受访者供图

一块刻着“中国首台超低排放机组”的石碑、一张国家技术发明奖证书,在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上,“全球煤电清洁化的‘中国方案’”一栏引人瞩目。

“2014年5月,浙能嘉华电厂8号机组成为全国首台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机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也是浙江省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展板上浓缩的一段介绍,意味着什么?记者联系到当年浙能集团的技术负责人之一胡达清,现在他是浙能技术研究院负责人。

2011年前后,全国多地暴发大规模雾霾,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有害成分,正是雾霾的来源之一。“当时中国煤电排放标准已经是全世界最高,要更进一步,尤其是PM2.5要达到欧盟排放标准的六分之一,很多人认为不可能。”胡达清告诉记者。

让烧煤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能做到吗?改造后的浙能嘉华8号机组给出了答案。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多家权威机构监测,其排放的烟尘不超过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不超过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不超过50毫克/立方米,均低于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

一场深刻影响我国能源战略的煤电革命从此开启。“技术改造的成本大大低于用天然气发电的成本,极具经济性和可推广价值。”胡达清说。当时,浙江明确,除新建煤电机组必须同步建设清洁煤电设施外,6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在2017年底前必须完成清洁化改造。

到2017年6月,浙能集团率先完成46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大型发电集团。短短3年,该技术在全国10多个省市的燃煤机组及热电机组上实现规模化应用。

如今,超低排放改造向更多领域推开。2020年,浙江3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改造;“十四五”期间,省内所有钢铁、水泥企业将全面完成生产部分改造;到2027年,浙江还将基本完成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改造。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低碳技术迎来新机遇。比如,浙能迈领开展船舶环保技术开发应用,脱硫核心装备获全国首台套认证,实船产品获全球九大船级社认证,售后体系覆盖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截至今年7月订单量位居全球脱硫塔供应厂商第一;浙能兰溪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实现了规模化的二氧化碳资源工业利用。

一度电的清洁,见证着浙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进程。


编辑: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