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记者 鲁杰)十年来,浙江金控认真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责,以“管资本”为主线,从2012年设立之初仅有的三块金融牌照逐步拓展至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金融租赁等七大金融主牌照,同时深度参与地方金融交易市场建设,构建全省担保体系。
十年来,浙江金控以规范化和精细化为抓手,维护出资人权益、促进企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展现了金融国企的应有担当。如何做精做实做细金融股权管理?该企业谋划了这三招:把控风险、引导+支持、业务协同。
探索数字智能治理风险模式
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风险防控”是浙江金控在金融股权管理上的重点任务之一。不同于单一金融机构,金控公司涵盖了多个牌照和业态,其组织形式和运动模式更加复杂,其金融风险呈现四大新特点:易传导、高杠杆、法人治理难、关联交易多。
针对金融行业的风险防控,2021年年底,浙江金控打造了“风控内控信息化平台”,旨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该平台采取内嵌控制规则、固化流程,强化系统自动管控,硬性约束规范业务执行,形成“系统自动管控”“制度硬性约束”“人员把关管理”的“三位一体”管控模式,加强系统管控与非系统管控的有机统一。
“对于各参控股公司的议案,我们都要对其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把关。这种审议,不仅是对其业务内容进行把关,还会对其合规性风险进行把关。通过这样的程序,就起到了防控金融股权风险的作用。”浙江金控相关负责人表示,“风控内控信息化平台”的上线,意味着公司开启了数字智能治理风险模式的探索。
接下来,该企业将根据金控申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系统集成等实际,持续迭代建设风控内控平台,不断提升公司风险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展现浙江国企的新风尚。
助推参控股企业做优做强
2017年10月24日,财通证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证券行业第30家上市公司;2019年11月26日,浙商银行在上交所鸣锣,成为A股第35家上市银行、第13家“A+H”上市银行;2021年12月23日,永安期货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这些金融企业的成功上市,背后都有浙江金控的力量支撑。
2021年,浙江金控支持浙商银行通过配股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未来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增强资本实力及综合竞争力,向其出具全额认配承诺;支持财通证券发行可转债、配股,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发展主营业务,提升财通证券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浙江金控还为各参控股企业注入股东资源,在资本注入、联动产业基金、股东存款等方面给予各企业有力支持,支持其转型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资金融“蛋糕”。利用自身的统筹协调能力,浙江金控发挥平台优势,促进各参控股企业协同发展。引导各参控股金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2017年1月,浙商银行联合浙江金控、舟山海投发起设立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6月,浙商银行与浙江金控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支持浙商银行“打造成一流的商业银行”,并在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创新、重大项目储备、合作生态构建等方面,联动浙商银行分支行网络优势,以项目为纽带开展“投贷双向联动”,助力地方招引好项目大项目、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2022年10月,财通证券与浙江金控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聚焦投融互动、资源共享等领域,深度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更好履行省属国企“排头兵”责任担当。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批准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科技保险)增加注册资本金3.55亿元。增资后,浙江金控持股比例由17%上升至33.33%,与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并列为第一大股东。今年,为进一步助力太平科技保险提质发展,浙江金控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并细化支持举措,通过业务联动和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领域合作赋能。
截至2021年底浙商银行、财通证券、永安期货、浙银金租总资产分别达到22867亿元、1104亿元、650亿元、438亿元,是2012年的5.8倍、6.2倍、5.6倍、4.6倍。未来,公司还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助力参控股金融企业夯实资本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切实发挥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代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