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企 >  要闻动态 正文

建设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湖州接下来这么干

发布时间: 2023-05-25 10:26:27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吴丽燕

  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如何建?日前,湖州印发了《湖州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实施方案(2023-207年)》。

  “这是一个新的五年行动方案,各项任务目标是接下来我们发力的方向。”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7年,湖州千吨级航道网络江海直达,美丽航道区县全覆盖;湖州港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十,对长三角辐射力、全国影响力明显增强,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绿色码头、低碳装备区县全覆盖,新能源船舶航线全国示范。创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设施一流、生态智能、安全便捷、融合高效的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发现,方案中明确了实现三层集装箱船舶通江达海、开通新能源船舶示范航线、建成低碳水上服务区示范群、实现“文书合一”改革长三角互认、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等8大标志性成果。

  湖州港,是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这些年凭借着多式联运内河枢纽港集聚优势,在多重挑战下,集装箱吞吐量屡刷新纪录。今年1至4月,湖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029.60万吨,同比增长16.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60万标箱,同比增长19.9%。

  通江达海的航道,是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接下来,湖州将重点推进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湖州段)建设工程、东宗线湖州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杭湖锡线(武林头至三里桥)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谋划推进东宗线北延和杭湖锡线西复线工程。到2027年,1000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40公里,1000吨级航道密度达到4.1公里/百平方公里。

  作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一直以来,湖州致力于推进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未来,湖州还将创新实施能源替代、绿色碳汇、循环利用等举措,加快水上服务区低碳化改造,打造融合岸电、风能、光伏、污染物收集处置等多要素的水上低碳服务区,建成全省首个内河低碳水上服务区示范群。

  此外,湖州发力的重点,是推动南浔“三电一板”(电梯、电机、电磁线、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能源电池、长兴现代纺织业、安吉绿色家居、南太湖新区新能源汽车、德清钢贸等临港主导产业集聚与联动发展,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绿色低碳引领的特色临港产业集群带。到2027年,形成7个百亿特色临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编辑: 陈寒
凡注有"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国企频道消息"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