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要以国资国企改革为动力,以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为先导,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为目标,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部署重点任务,在新征程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现代化国家需要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世界一流企业通常指的是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企业。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当前必须加快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内运输掘进机零部件。资料照片
新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竞争对手渐趋集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赶超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的老牌跨国公司;竞争源头聚焦规则标准领域,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规则制定类国际话语权竞争愈演愈烈;竞争强度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企业面临发达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封锁打压。中国企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必须着眼全球竞争新特点,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
以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大量涌现,以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为代表的组织新模式和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国家竞争格局重塑带来新动能。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需要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风险管控、公司治理等方面形成更大突破,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国有企业只有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运行。要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要机遇,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和集约化。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实现提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融合发展。
我国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散而不精”的问题和短板。新阶段亟待提高企业科技攻坚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管理风控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品牌建设能力。通过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深化企业改革,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让国有企业真正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发挥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我国企业整体实力已显著增强,已经具备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数量逐渐增多。部分行业企业质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并且在一些先进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
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与实现路径
产品卓越是企业的硬实力;品牌卓著是企业的软实力;创新领先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治理现代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这些要求国有企业具有一流的产品生产能力,一流的品牌塑造能力,一流的创新引领能力,一流的现代治理能力。
一流的产品生产能力,是以产品卓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起点。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卓越的产品,何谓卓越?就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能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块,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获得感,更厚重的幸福感,更精彩的升华感。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立本之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能够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一流的品牌塑造能力,是企业打开市场的软实力。好品牌应该家喻户晓,世界闻名,并且成为世界经济市场的一面旗帜。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企业依靠品牌提高顾客粘性,只有获得顾客认同的品牌才能实现顾客粘性。
一流的创新引领能力,是企业高质量的强大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必须以创新为灵魂。创新来源于科技,来源于人才,创新领先就必须让自己的科技研发、人才力量成为高地。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领先一步。
一流的现代治理能力,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保障。企业应该是一个理性的系统,有自己的使命、长远战略、规章制度和功能,明确的企业的绩效评估愿景是企业对自身社会价值的基本界定,对自身未来的基本设想。企业治理现代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现代,体现中国制度优势和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个性的治理现代。
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创建一流企业步伐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改革,就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激励相容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和监管适宜的现代企业监管机制等制度体系,全方位强化治理现代化。
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一方面要依托国内大市场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应,在提质增效中迈向世界一流;另一方面要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国内市场高效联通,在世界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得更深更实更新。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市场高效性。国资改革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进行深层转变,促进国有资本增长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国企改革要提升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完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围绕人才的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进行制度设计与优化,营造有利于科研人才交流与成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提高改革效率,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带动民营企业发展。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必然是各类所有制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共赢发展的结果。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高质量、优治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改产业领域覆盖范围更广,层次更深。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开放共享创新资源,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融通创新,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圈、技术扩散和产业升级的辐射圈。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竞争的生态,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更强的合力。
加快布局优化、结构性调整与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系统持续优化,促使优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快企业的并购重组步伐。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重点基础设施集中,聚焦主业、突出主业,做强一业。从非主业领域、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有序退出,优化内外资源配置,实现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和高端供给。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
提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国有企业要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有效整合利用海外创新资源,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构建长效科技创新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国企要主动承担重点专项、重大项目等,填补国际产业链高端空白,通过补链强链,加速推进产业协同,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全方位塑造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科技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国有企业同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最大短板。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国有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研究。同时要组建创新联合体,开放企业市场和应用场景,促进产学研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着力突破和掌握包括基础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稀缺的社会资源,是决定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变量,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活力之源,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要鼓励企业家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以一流企业家队伍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创建。
加快提升现代企业治理。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治理能力,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治理规范和有效制衡,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李锦、刁玉柱/李锦为临沂大学国企改革研究院院长、教授,刁玉柱为临沂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